close

接近而立之年,近來又已婚,不免時常被關切生育話題拯救國家。「結了婚快點生啊」、「甚麼時候要生啊」、「會生兩個吧?」之類的問候聲更是家常便飯,害我都常覺得台北人不冷漠阿台北人超愛管人閒事

年少的我(大概上星期以前),聽到這類的問題心中都會燃起熊熊火焰,熟的回一句乾你屁事不熟的在內心詛咒不懂尊重隱私的人一輩子倒大楣走路拐到腳洗臉還嗆到水。是的,過往的我就是一火爆浪子

這張乾你屁事圖真的很棒,算是我的典藏照片之一

但這兩日我長大了,整個人變得圓融許多,開始決定不為這種俗人俗事煩心,三十歲開始我要學著修身養性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好的有點離題了,回到主旨:為什麼你/妳視生小孩為畏途,讓我來娓娓道來

要看今日台灣的困境(突然開始學術起來),我們要先回到我輩小時候甚至更古早的台灣

常常會聽到長輩說

「你們現在就是想太多啊自己嚇自己,養小孩哪有那麼難!」

「以前你們也都是鑰匙兒童阿還不是好好長大了」

「趕快生一生爸爸媽媽幫你們帶阿,你們還是可以繼續上班阿」

「生小孩沒那麼花錢啦,小孩帶財來啊~窮有窮的養法」

「現在不生以後後悔也生不出喔」

以上論點並且各自還可以隨意組合搭配,大概話數百百種

但看看以前的台灣,確實是我們這代的小孩給阿公阿嬤帶大的不少、媽媽是職業婦女的也不少,再大一點流連於安親班、才藝班更是家常便飯,無論你喜歡或不喜歡,在我們這代的雙薪家庭比上一代是多得多。

可是那時候的雙薪家庭換得的是甚麼?大部分台灣錢還容易賺的時候,努力的家長有較高的比例可以帶給孩子更為優渥的生活;在那個房價還沒那麼瘋狂的年代,高薪的爸爸或是雙薪的爸媽通常較為容易擁有自己的房子並更快的還完貸款。一言以蔽之,那時候的努力是「比較」容易成功的。

當然,不可否認的那輩有許多父母忙於賺錢、熱衷於提供孩子優渥生活,而忽略教養的重要。因此現在的新聞我們常看到二十到四十歲之間,家境富裕的富二代做出悖亂違法的事情。這是上個時代越來愈多的父母投入職場的後遺症,當然也是這社會快速變遷、誘惑快速增加下的怪物。

然而時至今日,雙薪家庭只增不減。相較於我們的父母輩習慣了沒日沒夜的工作,那是因為以前華人社會本來就沒有休假的概念。後來的周休一日、周休二日,讓人們有了一點喘息的機會,但是隨著手機的普及,甚至是即時通訊軟體的發明,即使是下班,雙薪家庭的父母很多依然逃不拖工作的壓力,和老闆臨時想到的一條條未讀訊息。

我們的勞基法雖然眾人罵,但也一直在緩慢的進步著。

最低基本工資被規定,但這幫不了大部分成家但無法/不想生子的家庭。因為大多數這樣的人,早就脫離討論基本工資的年紀或階段很久很久,但除了基本工資之外,白領階級的薪水在這二十年根本如一灘死水。

一周最高工時被規定,大部分合法的公司工廠不能再無限制的要求員工加班,然而我聽到的大部分藍領的工廠還是有許多方法可以規避、白領要接觸他國貿易的更是con-call不分日夜。因為我們有筆電、有email、有skype,在哪都赤裸裸的可以被找到。也有很多工作下班就下班,沒有con-call壓力,可能也不用辛苦的輪班,但大部分事少壓力小準時下班的工作,要承擔的就是薪水相對低、取代性相對高的風險。在我們一般人的一般條件下,要嘛是高壓高工時高薪的工作、或是低壓力低工時低薪的工作,再不然就是勞力密集傷身的高薪工作,無論哪一個,社會中的受薪階級比起以前沒有工時限制基本工資限制的年代,好像也沒有更幸福。

不動產實價登錄被規定、許多不動產的交易條款被修改,但改變不了現在房價已經再也回不了頭的事實。然而社會在變遷,華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卻難以撼動,一方面是傳統,另一方面也是對社會福利的不信任。即使我身邊同年齡的人已經算是薪水不錯的一群、即使一個家庭合計年薪兩三百,背個房貸也是喘吁吁。為什麼?因為我們小的時候一間公寓一兩百萬,現在動輒千萬,其中還有數百萬繳給根本無可選擇的公設。

以上是男性女性都會遇到的共同的社會困境,接下來才是我想表達的,育齡女性的困境。

幾乎一直都在台北市的外商,我待的公司應該可以算全台灣相對遵守甚至優於勞基法的公司了。即使如此,對於備孕女性員工、懷孕女性員工、產假/育嬰假女性員工、育嬰假後重返職場女性員工,仍然充滿著應該改善的地方。更遑論聽說很多中南部的工廠、小公司視勞基法為參考、視規範為福利!

當然,一件事情有很多面向。有人方便就會有人不便,若要人人方便,台灣的稅賦基本上翻倍也不夠花。我只想分享分享身為一個沒打算要生小孩的育齡女子在職場上的所見所聞

首先是面試

當一名應徵者年約三十上下,大部分的面試官通常會把「這名面試者是否會在到職後,很快地進入生育階段」納入考量,當然,這個考量永遠不會為難男性面試者。我總共面試過五間外商、待過的三間外商,從來沒有被問過這個問題,因為於勞基法與公司內部法規,問私事都是嚴格禁止的。但能做到完全不問私事的公司我想在台灣不到十分之一!我也待過中小企業,十個老人主管裡面,有十一的絕對會問,而且大辣辣地問,並且你可以知道若你真有生育考量並且誠實作答,接下來的面試分數基本上就是從59分開始起跳或往下扣。當然也有相當多優秀的女性,能力和條件足以說服主管(尤其是男性主管)的種種質疑,但有更多的一般求職者,並沒有這麼多可以仰仗的優勢,而為此在求職上多了許多困難。

我想強調的是,以下很多的困境其實都是不應該發生的、資方是不對的!面試官不應該有這樣的考量、同事也不應該如何如何,理論上來說、理想上來說,勞基法都應該要保障女性員工職場平等的權益。

但是夢想很豐腴,現實很骨感,這就是我們的社會。

第二是孕期

當你順利的進入一間可以接納你、你也願意為其效力的工作,並且幸運的開始孕育新生命,一般交情好的同事主管祝福的自然占多數,而且我相信社會上善良的人總是多的,這份祝福或多或少都有著真心;也的確有不少的孕婦在職場上遇到體貼的同事,主動幫忙搬重物、幫忙輪班、幫忙分擔工作。

然而,有更多職場上的孕婦沒有那麼幸運。若身體健康可以做到生產的,不免遇到產檢,產檢不像看耳鼻喉科,往往一排就大半天,這時候多出來的工作自然而然落在同事身上。偶一為之我想大家都很願意幫忙,但如果不巧的身體不適常常需要請假安胎、甚至安胎到生產,公司又不願意多請人力(當然這是公司的錯!),這時候長期、額外的工作,真的會讓同事開始會對該孕婦有不友善的眼神甚至排擠。

不要說別人,我曾經莫名其妙的職代大陸地區秘書長達四個月(不要問我為什麼他們不找大陸分公司同事職代,總之當時公司就是安排倒楣的我)。半個月一個月都還可以忍忍算了,到最後三四個月真的會有種「為什麼他在放假我在這受苦」的相對剝奪感。當然公司這麼安排並不恰當,我的心態也不正確,但當人忙碌的時候又要被加重工作,即使理性上知道請育嬰假的同事也很忙可能在家更崩潰,但心中對他沒有情緒是不可能的,更何況只是我素未謀面的窗口。最後終於盼到他要回來我可以解脫了,他說他要再延長育嬰假,被公司告知的瞬間說真的不可能不生氣的,畢竟我一毛都沒有多領阿。這個經驗裡公司有沒有錯,當然!公司錯很大!但我有必要為了一個素未謀面的同事跟公司吵甚至不爽就離職嗎?找工作辛苦的還不是我、懲罰的還不是我?這就是被職代的人身不由己的難處。

第三難是復職

順利的生了寶寶,並請了產假育嬰假自己帶孩子,最容易遇到的困難就是「回不來」

理論上公司應該在該職員請假時聘用臨時員工並不(過度)增加原本員工的工作量。但事實就是比較不肯花錢的公司死都不增加人手,導致原本的員工怨聲載道,回職場的產婦也不會有好臉色看。

或是公司願意加派人手,但基本上都會直接找正職員工取代請假的人了,畢竟也有遇到一些人請了育嬰假要復職時又懷第二胎結果繼續產假育嬰假連著請,或是育嬰假請完就有離職打算(無論是找到新工作或是母愛大爆發決定自己帶孩子等等),公司在不確定這人會不會回來的情況之下,多半會想直接找人,若原職位的人要回來到時候再看有甚麼位子。

在後者的情況下,很多人為了重回公司,只得回到原本不擅長或是不願意的崗位(這部分我不確定是否合法,但公司總有辦法),最後因為不適任或沒興趣而離職要重找工作。

以前我總覺得,拚到一定職位,擺脫了小螺絲釘的身分,對公司有一點點能見度的話,是不是復職會容易一些?後來我才發現不是的!因為對於跨國企業而言,每個大小部門,甚麼職等的人能有幾個人頭,都是固定的,假設你是一個高階的經理甚至處長要回來,但剛好公司只有一個副理的位子,你也是塞不進去的。勞基法裡降薪是違法的,更何況公司根本不敢動這類的女性(怕被告歧視),只好一直擱置冷處理,該名員工也回不來,這樣的例子我看過不只一次兩次。

若是不幸回不來要重新找工作,可想而知第一個面試遇到的困境只會加倍,甚至兩倍三倍的難。我可以很武斷地說,若是面試者沒有通天強的能力,ㄧ般的面試官壓根不會想錄取才剛生小孩的女性員工。(非自願的)遲到早退是家常便飯,孩子托嬰托幼受傷十之八九請假的也是媽媽不是爸爸,如果不是保母或家人帶而是送托嬰托幼,流感和腸病毒的停課一停好幾天大部分沒有後援的家庭也是媽媽請假較多。在一個天秤下,假設一個相同的期望薪資、相同的學經歷求職者,新手媽媽要如何贏的過其他的男性競爭者甚至未婚的女性?說句不應該說的話,如果我是主管,恐怕我也做不了善事。

第四難是職場

承上,家有嬰幼兒的女性員工數據上就是比家有嬰幼兒的男性員工請假時數多出許多。孩子感冒要看醫生、孩子學校停課,光這兩點,我同事跟我說特休都用完還不夠。你可能會說,可是特休是員工的權利,固然沒錯!但一般的員工請特休都是安排好的活動或假期並跟主管知會一聲再請,基本上避開重要的年度會議和旺季,但媽媽的特休不一樣,可能很臨時、甚至臨時很多天、可能這周就要開年報了但該名員工必須在家顧孩子。

另外如果要餵母乳的女性員工,在職場會遇到的困難要不就是公司可能沒有哺乳室、或是沒有合理的時間擠奶,甚至我看過在哺乳室一邊CON-CALL一邊吃午餐一邊擠奶辛苦的媽媽。

若孩子稍微大一些可以進托兒所,又剛好幸運抽到公托,大部分的公托關園時間五點半到六點半,請問哪個職業婦女/爸爸可以頻繁的五點半趕到幼兒園接小孩(意思是五點要下班?)。另外聽說很多的公托公幼都有放寒暑假,如果沒有後援的父母,小孩也還沒大到可以丟到國外一星期營隊的年紀,又是父或是母要請個好幾天假帶小孩。如此準時下班加上時時請假的狀況下,這名員工不要被小手段就不錯了,考績和升遷根本只能放水流。很多的職業媽媽不是沒有事業心,而是為了兼顧孩子,她沒有別的選擇。

若是抽不到公托公幼,或配合不了公托的關園時間、配合不了寒暑假,以及其他考量而要上私托,每個月的學費更是驚人,下至一萬五上至三萬五我都聽過,這可不是人人都負擔的起的消費。若是再綜合房貸、一定的生活水準等等的考量,不怪乎有人說養小孩是比玩車玩音響更奢侈的興趣!

第五難是托育

最近的新聞裡,虐嬰層出不窮,即使千防萬防也有很多優質托兒所發生令人髮指的悲劇。另外托育孩子更是傳說中的病毒碼大更新的時期,有很多雙薪家庭熬不過孩子一直生病要向請假照顧的壓力,花更多的金錢轉到感控更嚴格的學校或是轉為保母帶、甚至到府保母,最後為了配合父母的上班時間,養育孩子的成本就越來越高。另外台灣的保育人員普遍並不獲得重視、高工時低薪資,再加上層出不窮的怪獸家長、罰不得罵不得的孩子、日夜傳訊息給老師的直升機家長,更是嚇退了許多有熱忱的老師;另外許多不適任教師和保母卻沒有退場的機制,導致整個社會的氛圍不是互相感恩的師生關係,而是互不信任的師生關係。

結果請育嬰假的,危及職涯發展;送托的不能安心工作

甚至我聽過不只一個男生朋友說「因為他老婆賺跟保母差不多,所以叫他在家裡帶孩子」

對於薪資不夠高的女性而言,在家帶孩子甚至不是選擇,而是划算。理智上可以理解,但情感上我覺得很悲哀。我不免的想到,很多的全職媽媽同溫層(例如PTT某版)很愛歌頌全職媽媽的偉大,常常拿全職媽媽若計薪,月薪應該多高又多高來護航,但是生活裡言談中的項目卻日復一日的無趣脫節(當然還是有很多很多全職媽媽不斷吸收產業、社會的新知,並活的精彩動人光采熠熠);教養出一個很棒的孩子就是全世界、經營好家庭就是全世界。有句話說:再成功的人,只要家庭失敗就是失敗。我不能認同這句話!除去了家庭和孩子,妳還是原本那個值得人疼愛並敬重的妳嗎?除了與孩子有關,妳還有想完成的興趣和夢想嗎?還有令自己閃閃發光的專業嗎?如果沒有,那跟我們上一代電視劇裡為子女做牛做馬喪失自己而逐漸無趣、逐漸蒼老的那些面孔,又有甚麼不同?要一邊全職照顧孩子又要精采萬分的,通常沒甚麼太大的特例,就是家中的經濟支柱要很夠力,但這同時也意味著全職媽媽的另一半會承受非常沉重的經濟壓力或工作壓力,甚至犧牲與妻小的相處時光;育兒這件事在台灣的社會真的很難兩全。

於是出現了一派阿公阿嬤帶的聲音。

這選項能磨合得來固然是最好,但也有部分因為與父母住在不同縣市並托父母照顧,而只能成為假日爸媽,甚至是視訊爸媽。另外,更敏滿的是人奇怪的特性,自己家人再不好、哪怕關係再疏離,通常都很難容忍外人(即使是自己的另一半)批評指責自己的家人,尤其是父母。無論是對岳父岳母、公公婆婆,哪怕是再有理,情感上也很難一碗水端平。於是XXX吃一點沒關係、家裡燒香保平安沒關係、幾百公尺而已不坐汽座沒關係、給OO根本不熟的左鄰右舍抱一下沒關係、不吃飯阿公/阿嬤餵飯沒關係、趴睡一下顧頭型沒關係,漸漸的造成親子衝突甚至婆媳衝突。以前當然也就有很多隔代的教養,只是現在大家更注重幼兒安全、幼兒發展、幼兒心理(不然以前假日父母根本是常態),考量更多了、顧慮更多了,父母的壓力更大了。

以前的人或許也面臨了相同的困境,但卻沒有這麼多的選擇。成家立業、結婚生子,是人生的責任也是人生的必然。但是現在的人,有更多不同的選擇,對我於言,落子無悔而已。

不知不覺寫成長篇大論,最近的所見所聞實在讓我有感而發,希望我們的社會和職場都能更友善公平一些!

 

下次有誰再問我為什麼不生,我就從第一個字開始揪著他耳朵朗誦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神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